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000t/a廢棄物焚燒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二次公示

根據國務院令第253號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和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6[28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要求,結合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000t/a廢棄物焚燒爐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的編制,該報告書報送荊州市環境保護局審批前向公眾公告如下:

一、項目總體概況

1、項目情況簡述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是一家以研發為基礎、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核心優勢集中于氨基酸及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水解氨基酸生產企業。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氨基酸產品為主,現廠區內有合成氨生產線10萬噸,以天然蛋白水解生產L-胱氨酸、L-亮氨酸、L-精氨酸、L-組氨酸等氨基酸,年生產單體氨基酸25000噸,2016年公司在現有分離品種25000噸/年氨基酸的基礎上新增 3個新品種氨基酸即 L-苯丙氨酸、L-異亮氨酸、L-纈氨酸,增加產能為5000噸/年等。

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漸壯大,產品類型的不斷豐富,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棄物收集儲存及處置給公司增加了工作量和處置費用,為此公司擬投資1100萬元,在荊州市公安縣青吉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側建設5000噸/年廢棄物焚燒爐項目,主要用以處理公司廠區內產生的各類可燃廢棄物。能特公司前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鹽廢水,精餾殘渣,廢有機溶劑等具有難處理,可燃等特性。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為處理本公司產生的廢棄物建設焚燒爐,焚燒處置工藝為物運輸入場配伍+回轉窯+二燃室(SNCR脫硝)+余熱鍋爐+煙氣急冷+干法吸收+管道中噴射活性炭粉吸附+布袋除塵+二級噴淋塔+尾氣除霧+引風機+達標排放

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荊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用地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及當地環境功能區劃。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2、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

從上述的監測結果與執行標準可知,SO2、NO2 1小時及24小時監測均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表1二級限值,PM2.5、PM10 24小時監測均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表1二級限值,甲醇、HCl、砷、鉛、汞一次值均達到《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表1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VOCs 1小時監測均值均達到參照的天津市《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DB12/524-2014)中廠界監控點濃度限值,二噁英監測結果小于二噁英參照日本相關標準即年平均為0.6pgTEQ/m3由此可知,本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滿足環境功能質量要求

由監測數據可知,長江(公安縣段)各監測斷面各項水質監測因子的單因子評價指數均小于1;說明長江(公安縣段)本項目影響江段水質現狀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水體的標準限值,水環境質量較好。  

從上表的個廠界監測點晝、夜間環境噪聲結果表明,新生源公司四周廠界的晝、夜噪聲監測值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的3類標準。

對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本次調查范圍內的地下水濃度監測結果均達到Ⅲ類標準規定的濃度限值,說明項目所在地區域地下水水質較好。

從統計結果表可知,評價區域土壤中各監測因子的含量均未超標,各監測因子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據此分析,項目廠址區域土壤常規因子滿足《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表1三級標準。

根據江蘇力維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對項目周邊土壤質量中的二噁英進行監測出具的監測報告結果,其監測結果為2.3ngTEQ/kg,參照日本標準土壤中二噁英的含量低于1.0x103ngTEQ/kg,各監測因子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據此分析,所在地土壤環境質量均低于環境質量標準要求 。

3、工程和污染源分析結論

廢氣:

廢氣:焚燒爐燃燒尾氣,其主要含酸性廢氣(二氧化硫、氟化氫、氯化氫、溴化氫)、煙塵、氮氧化物、二噁英、一氧化碳、銅;因溴化氫無標準,但其環境特性與氯化氫類似,因此并入氯化氫進行分析。焚燒爐焚燒產生煙氣量40000m3/h,SO2HFHCl、顆粒物、NOx、二噁英、CO、銅的產生濃度和產生量分別為30.28m3/mg、4.46m3/mg、17.43m3/mg、1500m3/mg、500m3/mg1.0 TEQng/m360m3/mg、0.52m3/mg;8.721t/a1.284t/a5.021t/a432t/a144t/a2.88×10-7TEQt/a17.28t/a0.15t/a。

廢水:本項目廢水排放總量為1865.73m3/a,綜合廢水中各種污染物的產生濃度分別為COD580.23 mg/L、BOD597.22mg/L、 SS213.71mg/L、氨氮23.43mg/L

噪聲:本項目噪聲主要是各種生產設備產生的機械噪聲,包括真空泵、物料泵、風機等以及生產過程中的一些機械傳動設備。本項目工藝設備較多,噪聲設備噪聲級值在60dB(A)~95dB(A)之間,采取減振罩、安裝消聲器、隔聲等治理措施,可使其噪聲達標。

固廢:本項目正常工況下固廢為廢陽離子交換樹脂,焚燒、煙氣處置系統灰渣,布袋除塵收集飛灰,報廢濾袋,噴淋堿液循環池沉渣,廢水處理污泥和生活垃圾。

回轉窯及二燃室爐底定期清理的爐渣S1,產生量為1079t/a;

外熱式熱解碳化爐爐底定期清理的爐渣S2,產生量為1.2t/a;

焚燒系統收集的飛灰S3,產生量為206.618 t/a;

濕式洗滌塔堿液循環池定期清理的含飛灰的污泥S4,產生量為5.6t/a;

4、污染防治和減緩措施結論

廢氣:天然氣輔熱廢氣直接通過導氣管導至焚燒爐排氣筒排放;焚燒爐煙氣采用煙氣凈化處理系統(急冷塔+中和反應器+布袋除塵+濕式洗滌塔+余熱加熱器)處理后經35米高,1.0米內徑煙囪排放。

廢水:利用現有污水處理系統,經調節池→短程硝化→SBR→緩沖池→生物過濾器處理達到現行的標準后,進入青吉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最終排入長江公安段。

噪聲:本項目噪聲污染源采用建筑隔聲、消聲器、減震等措施進行治理。同時修建隔聲間,對車間墻壁、門窗進封閉、修建綠化隔離帶等措施進行治理,治理后噪聲值降低15~20dB(A)。項目噪聲對廠界貢獻值較小,可確保廠界噪聲貢獻值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相應的限值要求。

固廢:本項目新增職工6人,生活垃圾以每人1kg/d 計算,年產生生活垃圾1.8t/a。擬由園區環衛部門清運。

上述產生的一般固廢收集后外售綜合利用,危險固廢在產區內建設危廢暫存間,收集后交有資質單位處置。

5、環境風險評價結論

本項目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環境事故風險的存在的,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企業應在生產過程中加強管理,完善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盡量避免環境風險事故的產生,減少事故發生后造成的損失。

6、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和分析結論

(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根據估算模式,本次評價工作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為二級,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的規定,本評價按導則要求采用采用進一步預測模式,本項目采用AERMOD 模式進行預測,通過對本項目主要廢氣污染物的預測分析可知,本項目有組織廢氣正常排放情況下主導風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較小,預測值均達到相關標準要求。事故工況下污染物排放對區域環境空氣中污染物貢獻值明顯增加,因此,生產過程中應杜絕事故排放。

對于無組織排放廢氣,設置衛生防護距離為600m,建設單位應配合當地部門對項目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居民等環境敏感目標進行搬遷,并確保今后此范圍內不規劃集中的居民聚居地等環境敏感點。企業通過采取相應措施和加強管理盡量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同時應配合當地主管部門做好衛生防護范圍內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相應的廢氣治理措施,項目排放的廢氣對周圍環境影響均較小。

(2)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本項目廢水排放量很小,在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情況下排放的COD和氨氮對納污水體長江(公安段)的疊加值都非常小,COD和氨氮排放對(公安段)水環境影響很小,說明本項目排放的廢水對水環境的影響較小,不會使(公安段)水質顯著下降。

(3)噪聲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項目建成投產后廠界及附近敏感點噪聲預測值在晝間夜間增加幅度很小,工程四周廠界各點晝夜間噪聲貢獻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

(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全部綜合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處置,可實現固體廢物零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7、清潔生產及總量控制分析結論

工程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要求,采取了多項較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資源綜合利用措施,同時各污染物均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污染物的外排,整體清潔生產水平達到二級水平即國內先進水平,基本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根據國家有關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要求,本項目總量控制因子為COD、氨氮、SO2和氮氧化物。本項目(擴建項目)新增SO28.64t/a,氮氧化物 57.6t/a。

8、項目環境政策和產業政策符合性評價結論

項目建設符合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和國家產業政策,項目選址基本符合城鎮發展總體規劃和水功能區劃,基本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區域空氣環境功能區劃、水環境功能區劃以及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要求。

9、環境影響評價總結論

綜上所述,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000t/a廢棄物焚燒爐項目的建設將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擬建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滿足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政策的要求,投產后正常運行時各種污染物均能滿足排放濃度達標和總量指標達標的要求,對周圍環境和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影響較小。項目選址符合區域空氣環境功能區劃、水環境功能區劃以及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要求。在充分落實本評價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而言,環境是可以接受的。

建議:

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改進和調整工藝設備的運行參數,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得率;盡量選擇毒性和環境風險相對較小,高效低耗的原輔料,進一步降低項目環境風險水平;重視物料回收利用,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設備采購時選擇效果好、密閉性好,易控制,安全的設備;選擇低噪聲設備,對于個別高噪聲源強的設備,采取消聲隔聲措施,設備經常維護保養,使之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降低噪聲源源強。

建設項目的生產設備、建構筑物等設施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實施,需建立科學、系統、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實現項目的安全生產。建議企業在工程建成后,進行清潔生產審計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采用優良的管理促進技術的改造,將清潔生產融入企業的全面管理之中,實現清潔生產的最終目的。

二、公眾咨詢途徑和期限

公眾可通過下述網址查閱本項目公眾參與信息及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或索取補充信息。

環評單位:湖北荊州環境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716-4082210

電子信箱:175459090@qq.com

建設單位: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經理

期限:自公布之日起10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