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縣人民醫院內科樓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二次簡本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江陵縣人民醫院內科樓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在該報告書報送荊州市環保局審批前向公眾公告如下信息。

一、報告書簡本

1 建設項目概況

江陵縣人民醫院內科樓建設項目位于郝穴鎮荊監一級公路與荊洪路交匯處江陵縣人民醫院內,項目總投資6800萬元,項目廠區占地面積3300m2,其中建構筑物占地面積17000m2

本項目主要建設地上1棟10層框架結構內科樓,其中第1層為接診大廳和放射、B超等部分檢查科室;2至9層分別為產科、兒科、呼吸內科、心內科、內分泌科、老年病科、中醫科、腫瘤科;10層為醫院行政辦公區、學術報告廳、護理示教廳、遠程會診中心和圖書資料室。

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江陵縣城鎮總體規劃、用地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及當地環境功能區劃,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2 環境質量現狀

(1)環境空氣

根據大氣環境現狀監測結果,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空氣各監測點位中SO2和NO2的1小時平均濃度均未出現超標,SO2NO2、PM10的24小時平均濃度也未出現超標,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由此可見,監測期間評價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要求,評價區域總體環境空氣質量較良好。

(2)地表水環境

根據地表水環境現狀監測結果可知,西干渠(江陵段)水體中各監測斷面各項監測因子的標準指數均小于1,其現狀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域標準的要求,說明西干渠(江陵段)水質現狀良好。

(3)聲環境

根據監測結果可知,項目四周場界及周邊環境敏感點的噪聲均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或4a類標準,由此可見,項目所在區域廠界及周邊環境敏感點的聲環境質量現狀較好。

(4)地下水

對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限值,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各監測點位監測因子均能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93)中的Ⅲ類標準,說明,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較好。

3 工程和污染源分析結論

廢氣:本項目廢氣主要來自醫療廢氣、食堂油煙廢氣、停車場汽車尾氣及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等。醫療廢氣主要為少量的酸性廢氣以及揮發性有機廢氣等,排放量較小,且排放分散,故本報告不對其作量化分析食堂油煙廢氣產生量為0.495kg/d、即0.181t/a(181kg/a)食堂油煙經約90%凈化率的凈化器處理后,油煙排放量約為18.1kg/a;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各污染因子產生量為NH3 41.245Kg/a、H2S 1.606Kg/a采用引風機收集后經活性炭吸附裝置(去除率不低于90%)處理后引至污水站調節,通過15m排氣筒排放,排放量為NH3 8.249kg/a、H2S 0.321kg/a本項目地下車庫排風口應設置在主導風的下風向,避免高層下洗風和渦流區的影響,排風口不應朝向臨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動場所,并設計有完善的排風設施,廢氣經通風設備抽至排風井引出地面排放,同時加強周邊綠化。

廢水: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門診、病房、洗衣房等排出的醫療廢水及食堂生活污水。非傳染性醫療廢水產生量為230.96m3/d,各污染物產生量為COD 4.4kg/d、BOD5 1.76kg/d、SS 2.75kg/d、氨氮0.33kg/d、動植物油1.1kg/d;食堂餐飲廢水產生量為11m3/d,各污染物產生量為COD 69.29kg/d、BOD5 34.6kg/d、SS 27.7kg/d、氨氮6.93kg/d、糞大腸菌群6.93×1010個/L。

食堂生活污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后,再進入醫院已建污水處理站格柵+調節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有效處理;醫療廢水進入醫院已建污水處理站進行有效處理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2“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限值(日均值)”預處理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再進入江陵縣威德水質凈化有限公司(江陵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集中處理,尾水排入西干渠(江陵段)。食堂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后再排入醫院已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與處理后的醫療廢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江陵縣威德水質凈化有限公司(江陵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集中處理,尾水排入西干渠(江陵段)。

噪聲:項目營運期的噪聲源有項目營運期內部噪聲源主要為風機、水泵等以及進出地下停車場的機動車輛,噪聲源強約65~85dB(A),采取減振墊,隔聲罩等治理措施,可使其噪聲達標。

固廢: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一般廢物如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廢包裝材料等;醫療廢物如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藥物性廢物、污泥、廢活性炭等。本項目生產生活垃圾213.5t/a、食堂餐廚垃圾100.4t/a,可委托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廢包裝材料3.65t/a,可外售廢品收購站感染性廢物18.25t/a、損傷性廢物10.95t/a、病理性廢物3.65t/a、化學性廢物1.83t/a、藥物性廢物0.73t/a、污泥42.38t/a、廢活性炭0.25t/a、廢過濾棉紙0.1t/a醫療廢物收集至危險廢物暫存間暫存后委托具有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資質的單位(荊州市中環治理有限公司和湖北華中綠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收集處理

4 污染防治和減緩措施結論

本項目廢氣主要來自醫療廢氣、食堂油煙廢氣、停車場汽車尾氣及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等。醫療廢氣主要為少量的酸性廢氣以及揮發性有機廢氣等,排放量較小,且排放分散,故本報告不對其作量化分析食堂油煙廢氣通過附壁煙道至樓頂排放,項目食堂油煙經廚房灶頭上的煙罩收集后進入油煙凈化裝置(凈化效率為90%,)處理后通過附壁煙道至樓頂排放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已采用引風機收集后經活性炭吸附裝置(去除率不低于90%)處理后引至污水站調節,通過15m排氣筒排放;本項目地下車庫排風口應設置在主導風的下風向,避免高層下洗風和渦流區的影響,排風口不應朝向臨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動場所,并設計有完善的排風設施,廢氣經通風設備抽至排風井引出地面排放,同時加強周邊綠化。

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門診、病房、洗衣房等排出的醫療廢水及食堂生活污水醫療廢水分類收集進入化糞池處理后再排入醫院已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經“格柵+調節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2“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限值(日均值)”預處理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再進入江陵縣威德水質凈化有限公司(江陵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集中處理,尾水排入西干渠(江陵段)。食堂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后再排入醫院已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與處理后的醫療廢水一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江陵縣威德水質凈化有限公司(江陵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集中處理,尾水排入西干渠(江陵段)。

本項目內科綜合大樓內設垃圾桶,生活垃圾定點存放,由環衛部門清運;食堂餐廚垃圾由專用容器密閉存放,不與生活垃圾、一般固體廢物混放,由專業單位進行回收處置;廢包裝材料可外售廢品收購站。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藥物性廢物、污泥(化糞池污泥和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廢活性炭、廢過濾棉紙等醫療廢物收集至危險廢物暫存間暫存后委托具有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資質的單位(荊州市中環治理有限公司和湖北華中綠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收集處理,滿足《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要求。本項目固體廢物均得到妥善處置,處置率為100%。

項目營運期的噪聲源有項目營運期內部噪聲源主要為風機、水泵等以及進出地下停車場的機動車輛,噪聲源強約65~85dB(A),采取減振墊,隔聲罩等治理措施,可使其噪聲達標。

5 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和分析結論

(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本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為三級,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計算結果作為預測與分析依據。通過對本項目主要廢氣污染物的預測分析可知,本項目有組織廢氣正常排放情況下主導風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較小,預測值均達到相關標準要求。事故工況下污染物排放對區域環境空氣中污染物貢獻值明顯增加,因此,生產過程中應杜絕事故排放。

醫院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采用殺菌消毒+活性炭吸附除臭設施處理后,經15m排氣筒高空有組織排放,可不設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和衛生防護距離。

(2)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門診、病房、洗衣房等排出的醫療廢水及食堂生活污水醫療廢水分類收集進入化糞池處理后再排入醫院已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經“格柵+調節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2“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限值(日均值)”預處理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再進入江陵縣威德水質凈化有限公司(江陵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集中處理,尾水排入西干渠(江陵段),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

(3)噪聲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項目建成投產后廠界噪聲預測值在晝間夜間增加幅度很小,工程四周廠界各點晝夜間噪聲貢獻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及4a類標準。

(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一般廢物如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廢包裝材料等;醫療廢物如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藥物性廢物、污泥、廢活性炭等,均能得到妥善處理和處置,本項目固體廢物排放量為0t/a,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5)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分析結論

擬建項目在開發建設階段,應充分做好污水管道的防滲處理,杜絕污水滲漏,確保污水收集處理系統銜接良好,生活垃圾和醫療固廢臨時儲存場所均采用防滲材料鋪設,并加以硬化,同時設置防雨措施,防止雨水沖刷外流下滲而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建設項目場區地下水敏感性差,污染物排放簡單,在落實好防滲、防污措施后,本項目污染物能得到有效處理,對地下水水質影響較小,項目的建設不會產生其他環境地質問題,因此對地下水環境質量影響較小。

6 清潔生產

工程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要求,采取了多項較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資源綜合利用措施,同時各污染物均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污染物的外排,整體清潔生產水平達到二級水平即國內先進水平,基本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7 項目環境政策和產業政策符合性評價結論

項目建設符合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和國家產業政策,項目選址基本符合城鎮發展總體規劃和水功能區劃,基本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區域空氣環境功能區劃、水環境功能區劃以及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要求。

8 環境影響評價總結論

江陵縣人民醫院內科樓建設項目的建設將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合理,符合清潔生產要求,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污染物可實現達標排放,總體上對評價區域環境影響較小,可維持環境質量現狀,污染物排放總量在荊州市內平衡,周邊公眾普遍支持項目的建設。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言,本項目在擬建地建設是可行的。

二、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或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可以通過網絡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簡本,如需索取其他補充信息,請通過書面形式(信件或傳真)申請,聯系方式:

1、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江陵縣人民醫院

地址:郝穴鎮荊監一級公路與荊洪路交匯處江陵縣人民醫院內

聯系人:李主任

聯系電話:0716-4899120

2、承擔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機構的名稱與聯系方式

評價單位名稱:湖北荊州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地址/郵編:荊州市園林路29號/434000

聯系人:

電話:0716-4082210

電子郵箱:772082860@qq.com